新闻资讯
兴湘好榜样②丨龙海珊:“电”亮绿色智慧建筑 坚定方向追求卓越
人物名片:龙海珊,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筑光伏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曾获2024年湖南省“卓越工程师”、2023年湖南省企业“创新达人”、“中国建筑电气行业百名杰出青年”。
“如果说钢筋水泥是一幢建筑的躯体,那么建筑电气及智能化系统则是大脑和神经系统,赋予建筑灵魂和智慧。”入行近30年来,龙海珊感受到电的巨大力量,见证建筑电气专业逐渐从“附属”走向舞台中央,更身体力行推动行业朝着智慧化、可持续、新能源技术应用方向发展,“电”亮建筑领域绿色发展之路。
“触”电丨爱上“刚柔并济”的电之美
初见龙海珊,她说话语气轻柔、语速舒缓,谈及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时又让人感觉充满了力量。
“儿时的我觉得电抽象、神秘又有趣,且很有力量,既能照亮万家灯火,又能驱动千斤机器运转。”龙海珊欣赏电的刚柔并济之美。
大学时,她投身湖南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在从事强电方面工作时,她逐渐认识到强弱电系统常常“各自为政”,不仅配合度低,还往往造成设计施工重复和浪费。
为此,龙海珊瞄准建筑设计领域智能化发展趋势,作为团队核心成员率先系统研究智慧配电技术,开展“建筑设备电气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创造性应用双绞线时分复用技术,攻克强弱电不兼容、电力载波干扰大等技术难题,实现供电与数据传输有机兼容,大幅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该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工程项目中,经济效益显著。
早在10多年前,龙海珊主持设计的黑金时代广场办公综合楼智能化系统已展现出超前眼光。设计打破传统思维,大量采用数字架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各子系统集成联动,打造省内较早拥有5A级智能化系统的绿色建筑,为业主创造了一个先进、前瞻、节能、高效的“数字湘煤”时代,项目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智能化专项三等奖,实现我省建筑电气领域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近年来,龙海珊主持和参与近百项大中型工程的建筑电气强(弱)电设计工作,获全国行业及湖南省优秀勘察设计奖近30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授权专利3项,主编和参编省级地方标准及标准图集20余部,主持和参加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和研究课题共10余项,撰写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发”电丨为热爱探索电的无限可能
“设计有很多细分门类,细分到建筑设计、建筑电气亦是如此。”一直以来,龙海珊坚持“为热爱而发电”,不断融合自己配电、智能化技术与经验,探索电的无限可能。
从医院洁净手术室的供电可靠性研究,到体育场馆的智慧配电,龙海珊在各类工程项目中挑战不同业态建筑的供配电技术难点,积累丰富实践经验和处理重大技术难题能力,探索出强弱电深度融合技术路径,为建筑注入“会思考、能呼吸”的智慧基因。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处在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在公司创造的丰沃土壤上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龙海珊说,如2016年新能源汽车浪潮初起时,充电焦虑成了困扰大家的问题。那时,国家尚无适用于民用建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相关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制约着新能源汽车发展。
在省住建厅指导下,湖南设计“领题”,龙海珊与团队一起“揭榜”,在国内率先开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与安装》地方标准图集编制。
“相关资料非常少,难度超乎了我的想象。”龙海珊说,依托湖南设计在标准编制领域的深厚积淀,她与团队经历900多个日夜打造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与安装》省标图集,填补行业空白,更助力湖南设计斩获我省建筑电气领域首个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设计标准奖项。如今,这份“湖南方案”已升级为中南标图集,见证企业“技术标准引领产业升级”转型实践。
站在新起点,龙海珊带领团队专注研究建筑光伏技术,探索整合光伏储能、风电的微电网技术应用新赛道,致力于破解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消纳与高利用率技术难题;和中南大学联合开展“高性能有机光伏材料及光伏组件研制”项目攻关,开展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有机光伏组件制备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有机光伏多场景应用体系,项目成功立项2024年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并列入省国资委“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变”电丨执著爱上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龙海珊说:“几乎每次创新都面临与现有成熟市场激烈博弈,幸而湖南设计良好的多专业协同机制能为此提供足够支持。”
“我们懂建筑,从建筑空间、流线、结构安全到给排水、暖通、强弱电,都有专业的设计师协同作战,为业主提供一站式设计咨询服务。”在龙海珊看来,不论智能化还是新能源设计,都不是先进技术的简单堆砌,要能站在业主需求角度,融合其他技术为项目量体裁衣,提出技术经济“最优解”。
在“双碳”、新能源、数字化转型等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新能源技术场景化应用引起广泛关注。龙海珊带领团队抢先一步,在2024年完成广发隆平现代服务产业园、河西园等4个园区微电网设计。
广发隆平现代服务产业园是作为物流行业微电网示范园区,建筑屋顶共铺设近7000㎡光伏板,装机容量为1487.2kWp,经测算全生命周期内年均发电量约143万度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7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23吨。通过光伏和储能等技术,园区实现适度自发自用,很好地实现了节能降碳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
“根据不同形态建筑部署光伏,根据不同业态建筑能耗情况制定充放电策略,关注峰谷电价情况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等,最终为业主在实现节能、降碳的同时,最大化缩短投资回收周期,帮助业主算好长远经济账。”龙海珊说,这是他们技术的核心价值所在。
真诚、专业是龙海珊赢得客户的“法宝”,而追求守正、创新是她的人生“信条”。“守正”即珍惜并传承湖南设计70多年宝贵的技术沉淀与积累;“创新”即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主动探索和创新。
她带领团队完成湖南设计总部办公楼的光储直柔示范工程,搭建光储直柔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光伏、储能及充电桩优化策略控制和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及数据可监、可测、可控、可调。
目前,龙海珊所在的建筑光伏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聚焦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前沿技术研究。在她看来,未来的建筑表皮都将化身为“绿色电厂”,光伏瓦等各类兼具发电、隔热、隔音、遮阳等功能的光伏建材,在大大降低建筑碳排放量的同时,也将为建筑注入闪亮的科技之美。
撰 稿:周 纯
责 编:何 盼
初 核:岳 晏
复 核:徐文厚
审 定:王环斌
